2025

07/23

18:13

来源: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字体:【
访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乌鲁木齐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乌鲁木齐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23日)

根据乌鲁木齐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3.43万个,从业人员15.91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2.9%和18.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70.5%,零售业占29.5%。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65.2%,零售业占34.8%(详见表4-1)。

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4345

159060

批发业

24229

103764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608

229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2907

13425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2258

9862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808

3147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1410

11949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7169

27775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7676

30998

贸易经纪与代理

254

643

其他批发业

1139

3675

零售业

10116

55296

综合零售

776

9661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1458

3768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011

5268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536

1855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137

9845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1419

12682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1315

5318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1495

3728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969

317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219.3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4.0%;负债合计5020.4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1.2%。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30.63亿元,比2018年增长60.1%(详见表4-2)。

4-2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7219.37

5020.44

11430.63

批发业

6506.82

4449.04

10472.03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319.14

282.21

650.8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386.21

231.02

528.71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205.90

153.57

173.22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86.14

53.04

66.59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346.91

217.25

372.69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4015.80

2729.37

7680.21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1062.44

725.41

926.72

贸易经纪与代理

9.52

6.52

5.54

其他批发业

74.78

50.64

67.45

零售业

712.55

571.41

958.60

综合零售

166.09

146.26

129.88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41.64

32.93

34.94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35.93

31.55

29.82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30.46

22.68

23.10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53.81

44.49

84.72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229.46

166.41

519.27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55.92

38.69

54.67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42.97

41.39

31.17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56.28

47.00

51.03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0.35万个,从业人员9.03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倍和24.1%(详见表4-3)。

4-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502

90318

道路运输业

2402

59792

航空运输业

45

9191

管道运输业

4

2988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607

4452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318

4244

邮政业

126

965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337.4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倍;负债合计2309.1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9倍。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71.56亿元,比2018年增长55.2%(详见表4-4)。

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5337.47

2309.15

1171.56

道路运输业

2939.50

1650.55

647.49

航空运输业

258.09

128.56

50.55

管道运输业

1642.39

278.51

306.39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353.27

126.95

76.71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111.07

93.36

32.88

邮政业

33.16

31.22

57.53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0.14万个,从业人员2.70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4.1%和26.0%。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32.9%,餐饮业占67.1%。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44.0%,餐饮业占56.0%(详见表4-5)。

4-5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403

27048

住宿业

461

11895

旅游饭店

122

6531

一般旅馆

272

4865

民宿服务

15

65

其他住宿业

52

434

餐饮业

942

15153

正餐服务

703

8372

快餐服务

39

5060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73

781

其他餐饮业

127

94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4.8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9.0%;负债合计82.2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8.6%。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39亿元,比2018年增长59.3%(详见表4-6)。

4-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124.80

82.22

65.39

住宿业

74.03

43.84

30.82

旅游饭店

43.44

20.14

16.86

一般旅馆

22.84

17.19

12.85

民宿服务

0.20

0.18

0.08

其他住宿业

7.55

6.33

1.02

餐饮业

50.78

38.4

34.57

正餐服务

39.02

31.48

19.7

快餐服务

7.51

3.94

9.78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2.62

2.14

3.14

其他餐饮业

1.63

0.84

1.95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0.69万个,从业人员5.05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0.5%和41.2%(详见表4-7)。

4-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6916

50475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158

9201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719

310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039

3817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78.8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1倍;负债合计528.0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79.4%。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6.10亿元,比2018年增长43.9%(详见表4-8)。

4-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778.89

528.09

296.10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355.32

271.16

97.70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37.29

21.29

16.7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86.28

235.65

181.67

五、金融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0.02万个,从业人员0.14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33.1%和22.2%(详见表4-9)。

4-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92

1410

货币金融服务

116

847

资本市场服务

53

200

保险业

其他金融业

20

36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79.74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10.6%;负债合计121.84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28.6%。

2023年,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比2018年下降32.3%(详见表4-10)。

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379.74

121.84

12.22

货币金融服务

131.66

43.87

7.14

资本市场服务

148.13

62.53

0.41

保险业

其他金融业

97.49

15.45

4.67

六、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0.40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36.6%。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0.09万个,物业管理企业0.12万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0.12万个,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7%、35.6%和60.4%。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46万人,比2018年末增长9.8%。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33万人,比2018年末下降18.6%;物业管理企业3.87万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0.58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5%和78.3%(详见表4-11)。

4-1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3960

64634

房地产开发经营

883

13278

物业管理

1151

38671

房地产中介服务

1168

5842

房地产租赁经营

720

6693

其他房地产业

38

15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650.5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8.0%。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5162.90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74.61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77.78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2.3%、1.3倍和1.2倍。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5212.6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0.1%。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5.67亿元,比2018年增长34.6%(详见表4-12)。

4-12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6650.52

5212.64

775.67

房地产开发经营

5162.90

4366.59

629.50

物业管理

274.61

150.93

73.50

房地产中介服务

77.78

55.84

13.88

房地产租赁经营

1129.96

634.24

57.77

其他房地产业

5.27

5.03

1.03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57万个,从业人员12.97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4.6%和89.9%。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4.6%,商务服务业占85.4%。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7.0%,商务服务业占93.0%(详见表4-13)。

4-1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15735

129654

租赁业

2304

9135

商务服务业

13431

12051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963.0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0.8%。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99.38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31.9%;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763.6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5318.4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3%。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3.14亿元,比2018年增长62.7%(详见表4-14)。

4-1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营业收入

(亿元)

合 计

9963.06

5318.49

703.14

租赁业

199.38

134.78

65.66

商务服务业

9763.67

5183.71

637.47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

[3]表中符号“”表示可能根据数据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时,予以屏蔽处理。

[4]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仅包括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负责普查的单位,不包括铁路部门负责普查的单位。

[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仅包括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负责普查的单位,不包括铁路部门负责普查的单位。

[7]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仅包括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负责普查的单位,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负责普查的单位。

[8]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仅包括各级经济普查机构负责普查的单位,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负责普查的单位。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