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2/21
19:00
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乌鲁木齐市2017年度国有资产
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书面)
2019年1月4日在乌鲁木齐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
市十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按照市委关于建立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要求,现将乌鲁木齐市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本次会议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国有资产整体情况
乌鲁木齐市国有资产主要反映市、区(县)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社会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总体资源。此次编制工作对分散在市、区(县)各部门及相关企业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报表进行汇总。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下同),乌鲁木齐市政府拥有国有资产总额6,843.36亿元,负债总额4,386.90亿元,净资产2,456.46亿元(详见表1)。
表1:政府资产总体分布及分类占比情况单位:亿元
分类 | 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 | |
资产总额 | 占比分析(%) | |||
合计 | 6,843.36 | 100 | 4,386.90 | 2,456.46 |
一、国有企业资产 | 4,059.49 | 59.32 | 2,574.01 | 1,485.48 |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 1,552.38 | 22.68 | 1,419.04 | 133.34 |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 1,128.31 | 16.49 | 393.85 | 734.46 |
四、自然资源国有资产 | 103.18 | 1.51 | 0 | 103.18 |
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一)资产负债情况。市属国有企业资产4,059.49亿元,负债2,574.01亿元,净资产1,485.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52.3%、28.2%,资产负债率63.4%,2017年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1.4%(国有企业情况详见表2)。
表2:国有企业户数、产业分布及盈亏情况
管理级次 | 区(县)监管 | 市国资委监管 | 市职能部门管理 | 合计 |
户数 | 95 | 106 | 23 | 224 |
产业分布情况 | 第一产业(13户) | 第二产业(52户) | 第三产业(159户) | 224户 |
占比分析(%) | 5.8 | 23.2 | 71.0 | 100 |
盈亏情况 | 盈利企业127户,亏损企业97户 | 224户 | ||
盈亏比分析 | 56.7% : 43.3% |
(二)国有企业监管工作。
1.我市按照《乌鲁木齐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投资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管投向、管程序、管风险、管回报”的出资人监管职责。进一步强化投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管理。对企业新设立公司,重点在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可持续发展上审核把关。
2.我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地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减轻市、区(县)政府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建设压力,增强企业活力,降低资产负债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引导企业经济平稳运行。
3.市属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公共行业和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集中资源做强主业,形成以国有投资为主体、产权多元化、各种经济成分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4.我市严格执行《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2号)等有关规定,采取按级审批的工作原则开展企业国有资产处置工作。
5.规范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根据市薪改办《乌鲁木齐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分类考核办法(试行)》和《乌鲁木齐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试行)》(乌人社办〔2018〕1号),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后,监管企业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3部分组成。任期以3年为一期,2017—2019年为监管企业负责人的第一个任期,任期激励收入将在2020年根据任期考核结果进行确定。
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一)地方金融企业资产及经营、收益分配情况。
1.资产负债情况。我市国有资产投资及控股的地方金融企业5户。其中:银行类金融企业1户、担保类金融企业4户;资产1,552.38亿元、负债1,419.04亿元、净资产133.34亿元。
2.经营及股东分红情况。营业收入33.25亿元,净利润13.07亿元,实缴税金6.43亿元,股东分红3.75亿元(详见表3)
表3:金融企业资产、股本结构及股东分红情况金额单位:亿元
金金融企业 | 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 | 股本结构 | | 股东 分红 | ||
总股本 | 其中:国有资本 | 国有资本占比(%) | ||||||
银行类 | 1,540.77 | 1,415.91 | 124.86 | 40 | 24.40 | 61 | 3.68 | |
担保类 | 11.61 | 3.13 | 8.48 | 7.59 | 7.59 | 100 | 0.07 | |
合计 | 1,552.38 | 1,419.04 | 133.34 | 47.59 | 31.99 | — | 3.75 |
(二)金融企业管理工作。
1.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有关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贷款减免、呆账核销等政策,支持银行类金融企业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由于受实体经济下行、银行监管收紧和自身防风险的影响,担保类金融企业业务萎缩下滑,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部分担保机构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我市不断加强地方金融企业资产及财务监管,切实履行对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及产权管理等各项监管职责,组织开展地方金融企业财务决算和季度会报工作,摸清我市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底数,掌握我市国有金融资产情况。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地方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工作。
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一)资产负债情况。资产1,128.31亿元,较上年增长435.97亿元,增长率为62.97%,新增资产主要为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的补偿款;负债393.85亿元;净资产734.46亿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设。我市通过自治区资产管理网络化信息平台,建成覆盖全市1269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库,形成了“保障履职、配置科学、使用有效、处置规范、监督到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
(三)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全过程管理
1.我市加强资产配置管理,切实把好资产“入口关”,要求市本级单位在办公设备及家具用具的配置上严格按照标准限额采购。
2.我市根据《关于加强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租管理的通知》(新财资管〔2015〕131号)要求,加强资产使用环节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明确行政单位资产不得对外担保、出借,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投资,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行为。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选聘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新财资管〔2015〕115号),规范资产清查、审计、评估、公开处置等工作。
3.我市严格执行《乌鲁木齐市本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乌财资管〔2013〕33号)、《乌鲁木齐市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乌财资管〔2013〕34号),加强处置和收益管理,规范资产处置,严格“收支两条线”,资产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市级国库。
(四)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我市已完成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登记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产权登记工作,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要求,理顺市、区(县)资产体制,各区(县)财政部门成立资产管理机构,主管部门均设立资产管理工作部门,形成资产专管的工作格局。
五、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我市尚未成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包括土地、矿产、能源、水流、海洋、森林等主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按照原职责分工,分别由市国土局、发改委、水务局、林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二)自然资源资产情况。2017年末,全市自然资源资产103.18亿元。其中:水资源1元(名义金额),森林资源1元(名义金额),土地资源103.18亿元(详见表4)。
表4:自然资源情况表
水资源 (亿立方米) | 分类 | 存量统计 | 价值(元) |
地表水 | 5.66 | 1 | |
地下水 | 4.08 | 1 | |
合计 | 9.74 | 1 | |
森林资源(万公顷) | 天然林 | 8.00 | 1 |
人工林 | 2.30 | 1 | |
其他林地 | 3.71 | 1 | |
合计 | 14.01 | 1 | |
土地资源(万公顷) | 收储土地 | 0.24 | 103.18亿元 |
耕地 | 7.46 | 1 | |
园地 | 0.44 | 1 | |
林地 | 7.94 | 1 | |
草地 | 76.62 | 1 | |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 7.32 | 1 | |
交通运输用地 | 1.74 | 1 | |
水域及水域设施用地 | 4.16 | 1 | |
其他土地 | 32.16 | 1 | |
合计 | 138.08 | 103.18亿元 |
(三)自然资源管理情况。
1.我市高度重视自然资源保护,不断完善自然资源集约利用制度,维护生态平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资源节约制度,包括落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制度,健全草原、森林、湿地保护和占用补偿制度,完善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与补偿机制,统筹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修复,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我市不断完善自然资源产权保护与监督管理制度,履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加强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维护国有自然资源净资产的完整性,合理征收资源税费;加强自然资源执法监督力度,做到立体监督、综合执法,从而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六、国有资产管理及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国有企业监管部门在“集中统一监管”与“管资本”的有效结合执行力方面有待提高;二是国有企业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三是国有企业资产使用效益不高。
(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资金、轻资产”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缺乏共享机制,资产管理效率不高。
(三)国有自然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自然资源类国有资产缺乏价值认定,市场准价体系难以运用其中,自然资源类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四)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各项国有资产数据共享难度较大,制约了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的效率;国有资产报告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部门职责不明确,实际监管职责不尽到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统筹安排难度较大。
七、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措施
(一)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持续加大国有企业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力度,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继续组织资产管理人员培训,改变“重资金、轻资产”管理的观念;逐步做好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和价值的认定工作,做好自然资源资产的有效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基础工作建设,不断完善国有资产报告信息平台共享机制建设。国有资产报告涉及资产种类多、范围广,需要全面反映国有资产储备、使用、管理、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的现状,为确保国有资产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积极推进国有资产报告信息平台搭建,细化指标设计,统一计量方法和报告口径,力争在统一的平台完成相关数据的分析,以实现报告数据合理科学的分析及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