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22
11:54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疆网讯(记者刘青霞)9月2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个人信息保护日”。乌鲁木齐市委网信办提醒,个人信息保护是每个人在数字时代的“安全锁”,广大市民应增强保护意识、掌握防护方法。
个人信息常被称为“数字身份”,它是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特定个人身份的所有数据的集合,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住址、账号密码等。
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极易引发多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频繁的推销骚扰与精准诈骗、直接财产损失、精神与名誉损害,甚至可能危及个人及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
当前,我国已构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为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防护意识,市委网信办发出以下实用建议:
在手机使用中,关闭非必要的定位功能及社交软件中的“附近的人”功能;不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和扫描陌生二维码;尽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进行支付等敏感操作;对可疑来电保持警惕,并通过官方途径核实信息;仅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安装软件,对App的权限申请应审慎授予。
在使用电脑时,须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设置自动锁屏,不随意连接不可信网络或USB设备,警惕钓鱼邮件,高强度定期更换密码。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意出借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丢弃快递单前先涂抹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发布图片时对证件、车牌、门牌等敏感内容进行打码处理;绝不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对线上转账请求务必多重核实对方身份。
市委网信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法律划定底线,技术提供支撑,但个人信息安全真正落到实处,最终要靠每个人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对此,呼吁广大市民从日常细节做起,切实养成良好防护习惯,携手共建坚实可靠的数字安全防线。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